目录
武汉音乐学院作品选
纵横三水古月川龚华华;2-19
第三种声音姬骅;20-40
傩戏谭军;41-61
堂祭吴霜;62-81
家赵曦;82-102音乐评论
大爱的情怀——陆在易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分析刘斌;103-104
汪立三钢琴作品《A羽调 图案》音乐分析与演奏谷丽萍;105-107
鲍元恺和声语言中的调关系交替技术翟纯璐;108-110
民族之歌——《古老的歌》艺术魅力赏析刘佳;111-112
诗与乐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《秋水长天》的创作特征和情感处理冯亚琴;邓婉婷;王潇;113-115
挖掘民间素材 创作不拘一格——田刚作品《千古颂风流》及《跳弦》创作特点评析李其峰;116-118
聆听流动的画卷——声乐随想曲《春江花月夜》的创作审美王彬;119-120
竹笛作品创作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徐鹏;121-123
音乐创作的思想文明历程——以琵琶音乐为例段妍;124-125
论音乐剧《草原恋》的艺术特征王玲;126-128
鼓乐新弹——筝曲《行者》的音乐本体分析薛莲;129-130
论歌剧序曲的类别及功能楚小利;131-132
创作歌剧人物角色的戏剧性——以歌剧《弄臣》中女主人公吉尔达为例顾芯语;133-135民间音乐与创作
女书“坐歌堂”的音乐研究廖宁杰;136-138
蒙古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——以长调为例陈晓鹏;139-140
分布式瑶族民歌资源库之系统建构设计陈洁;141-143
广西壮族凌云巫调的历史进程与艺术特征分析刘明华;144-145
艺术跨界交融现象的探寻与思索——天津时调的创新与传承叶德敏;146-148外国音乐赏析
勋伯格钢琴作品23中第五首的创作技法及演奏分析赵倩;149-151
阿尔班·贝尔格无调性歌剧《沃采克》演唱方法探寻李林;152-154
浅析勃拉姆斯奏鸣曲的创作特征——以《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》op.5为例胡琼方;155-157
西方键盘音乐中的舞曲组曲康毓春;158-159
福雷13首夜曲的一致性创作原则研究孙露;160-162
浅析柴可夫斯基“杜姆卡”的音乐与创作吴娜;163-165高校论坛
钢琴艺术中情感和其他审美要素之间的关系武英;166-167
钢琴原谱伴奏是艺术歌曲演唱所延伸出来的二度创作冯晓莉;168-169
关于民族民间舞蹈课的钢琴伴奏教学研究胥晓;李茜;170-171
高校器乐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——以师范类专科学校为例安雅文;172-174
基于“三百工程”的高师音乐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研究——以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为例顾贤能;175-176
多声部技术理论的本土化探索——以喀什大学为例杨银波;177-178
科学性与民族性视角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解析郭倩;179-180
以流行传播古典——试论流行音乐中大提琴角色认识李楠;樊未峰;181-182
日本小学音乐课“创造的音乐学习”理论与实践解析孙霁;183-185
浅谈声乐舞台表演设计的几点要素李珺;186-188
“微课”教学探索进程中高校音乐专业学业评价机制的改革研究张增赋;189-191
独具匠心 继往开来——浅谈古筝左手腔韵技法符号的设计姚宁馨;192-194
中国文联领导为“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”称号获得者才旦卓玛颁发奖杯证书195